安徽农垦集团



东风湖农场补种大豆调查报告

东风湖农场补种大豆调查报告

发布日期:2008-05-21 浏览次数:3485

 
2007年7月8-9日的特大暴雨,一夜之间降水三百多毫米。内涝淹没了我场8000余亩,占总面积88%左右的豆苗死亡。只有三分场有一千多亩没有淹没。在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洪水退去后,广大职工积极补种,共补种大豆4000余亩。成功补种,极大的挽回了职工的经济损失!
我场地势低洼,洪涝灾害频繁。大豆生产经常受洪涝灾害影响造成豆苗死亡,需要补种大豆。因此研究补种大豆栽培技术,如何获得最大效益,对我场有十分重要意义!
今年大豆补种面积是我场历史上较大的一次,各种情况都有。因此,今年是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的了解、掌握补种技术难得的机会!
一、 调查方法:
通过调查对补种大豆生产情况和大豆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,掌握。力求摸清补种大豆生长特性,寻找出补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!
1.每个分场选取2-3个,全场选6-9个不同类型的补种典型户,做全程跟踪调查。
2.由农科所组织2-3名技术人员,定期通过田间观察和职工口述,详细调查补种典型户的生产管理情况和补种大豆生育特点。
3.调查内容:生育期,栽培管理,病虫害发生发展,苗情,实产等情况。
二、调查结果
 
三、小结
今年补种大豆的产量一般亩产一百多斤,最高接近三百斤。通过对高产户和低产户的比较和综合分析,补种大豆要夺取高产,在栽培管理上就应落实“一早”“二密”“三促”“四防”“五草”等几个方面的管理措施。
1.早
早是指选好品种,早播种,早出苗。补种大豆比正常大豆播期25-40天,所以播期越早越好。播期最迟不能晚于7月底.如果太晚大豆产量就会急剧降低,因成熟太晚,还会影响小麦适期播种导致小麦减产。
补种品种应具有苗期生长快,成熟早,稳产,抗逆性强等特点!根据调查结果看:早熟1号,ty001,中油89b等几个品种比较适宜补种。
做到早播早出苗。播种时应足墒下种,如果墒情较差,播种后应喷灌二次,隔四天一次。播种时应适当浅播以利于苗齐、苗壮及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资源。适宜播种深度3_5cm,根据墒情适当增减深度。
2. 密
密是指补种大豆应适当增加密度。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同等情况下,密度大的产量高。但不是密度越大越好,应根据播期适当加大种植密度。实践表明补种大豆密度2.5-3.5万/亩比较合适。补种种子应选择发芽势高的种子。一般14_18斤/亩。
3. 促
促就是促进补种大豆生长。补种大豆营养生长期短, 根瘤菌的固氮减少,个体发育弱。管理上应以促为主,增强个体发育。调查结果也表明补种大豆施不施肥,喷不喷生长调节剂,对产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。所以补种大豆应在施好苗肥,花肥的同时,做好大豆生长的中后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的工作。
追肥:在苗期和初花期施用,苗肥亩施尿素5-10斤/亩,花肥亩施尿素10-15斤/亩。
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:在大豆出苗后15天至开花期喷施赤霉素(又名九二○),能明显促进大豆生长增加大豆产量。
叶面肥:在大豆中后期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肥2-3次,对补种大豆高产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。叶面肥以含有磷,钾,硼,钼等元素的肥为主。
4.
防是指重点加强大豆中后期的虫害防治。补种大豆生育期正值各种虫害的危害盛期,加之补种大豆自我补偿能力差, 病虫为害后,损伤大, 恢复慢,甚至造成绝收。所以虫害防治如何,很大程度上决定补种大豆成功与否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,对补种大豆危害较重的虫害有豆杆蝇,卷叶螟,蚜虫等害虫。所以要密切观察注意这几种虫害发生、发展,做到及时发现,及早防治。
5.
草是指除草。补种大豆草害严重,如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草荒,严重影响大豆产量。目前除草方式有2种,化学除草和中耕除草。
化除一般在杂草3-5叶期,大豆1-2片复叶期进行。根据我场杂草类型,一般亩用虎威25g+稳杀得50-60g,对水50公斤喷雾,可获得较好效果。
补种种大豆可进行二次中耕除草。第一次中耕在大豆子叶展开后进行,耕深3_4cm。第二次中耕在大豆株高10cm时进行,耕深4_5cm。
土壤受洪水浸泡后,板结、通透性差,阻碍大豆根系发育,严重影响大豆生长。而中耕不仅能够除草,还可以破除土壤板结,增加土壤通透性,促进大豆根系发育,加快土壤养分转化,保墒、爽水的作用。加之化除有明显抑制大豆生长的作用,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最好进行中耕除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7.11.31

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
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