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垦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
发布日期:2003-08-15 浏览次数:1795
浙江是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早的省份之一,近几年来,垦 区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。他们的一条重 要经验就是:不断冲破现行体制的束缚,始终从制度创 新中汲取前进的动力,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是 激发农垦经济活力的重要保障。
+ 一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
浙江农垦坚持以改革产权制度、理顺职工劳动关系、剥 离历史负担和社会职能为重点,鼓励社会多种所有制经 济参与农垦企业改造,尽可能地把国有独资的、国有控 股的、集体的以及股份合作制的农垦企业改造成非公有 制企业,把农场正式职工转变为社会从业人员,基本实 现了“产权清晰、权责明确、政企分开、管理科学”的 制度创新目标。同时使农垦国有经济占主导的经济格局 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+ 农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,有力地促进垦区区域经济和 社会事业的发展。首先是提高了农垦经济的增长速度和 质量, 2002年浙江农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12.5%%,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64.1%%,上缴税金增长 22.1%%,这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 献。2002年,全省农垦系统共有非公有制经济企业316 家,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.6亿元,占农垦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为71.8%%,实现利润2.44亿元,从业人员19631 人,占农垦从业人员的62%%。+ 其次是促进了农垦经济上层次、上水平。农场非公有制 经济的引进和发展,使先进的技术、超前的理念、雄厚 的资本和各类优秀人才迅速集聚农场,提高了农垦工业 化和信息化水平,很好地带动并提升了农场区域经济的 整体素质。+ 第三是扩大了就业,提高了农场社区生活质量,增强农 垦办社会的能力。民营企业的引进,为部分职工直接提 供了就业岗位,另一部分职工通过为引进企业提供后勤 服务实现了就业,有些个私企业则直接参与农场第三产 业,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社会服务。农场通过引入非公 有制经济,并与财税部门实行税收分成返还农场的政 策,较好解决了实现农垦现代化的资金来源问题。+ 浙江农垦实行“四轮驱动”的办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 发展,即:“国退民进”形成一块,“国有改组”壮大 一块,“对外招商”引进一块以及“租赁承包”补充一 块。所谓“国退民进”就是通过国有资本的最大限度地 退出,不仅消除了国有资本运营损耗风险,为农垦改革 筹集了大量的货币资金,更重要的是把民间资本和民营 机制引入到了改制企业,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产权制度保 障。如萧山垦区2000年就将5个国有农场的28家场办企 业,1亿多的国有净资产全部退出,转为个私民营,垦 区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迅速攀升;“国有改组”:如宁波 梅湖农场改制为宁波梅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、绍兴市蚕 种场改制为绍兴大禹蚕种有限责任公司等就是通过吸收 社会资本参与农垦企业改组改造,相互促进,共同发 展,不仅优化了企业产权结构,使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 加科学,更重要的是融合了非公有经济的机制,同时迅 速扩大了企业规模,提高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、带动力 和影响力。所谓“对外招商”就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 创业环境,把那些技术先进、资金雄厚和产品竞争力强 的社会民营企业引到农场来发展,不仅可以增加农场直 接经济收入,而且能够学习人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 经验,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农场经济资源开发利用问题, 加速了农场的工业化、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。所谓“租 赁承包”就是通过盘活农场存量资产,把农场闲置仓 库、房屋等不动产租赁给农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,把农 田、水塘、山林等生产资料进行公开招标发展种养业, 不仅提高农场资源的利用效率,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农场 职工就业问题和促进农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。
+ 二、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
浙江垦区从农垦的实际出发,踏踏实实做好四篇“促发 展”的文章,来进一步拓宽农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空 间。+ 一是以营造环境促发展。首先是放宽市场准入。破除所 有制歧视,除国家法律、行政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项 目外,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,进一步降低门槛,支持创 办私营企业和合伙企业,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股、控股 甚至买断国有企业资产。其次是实行“国民待遇”。消 除对不同性质企业的政策差别,在税收征管、工商管 理、项目招投标、金融信贷、用水用电、土地批租、养 老医疗等方面,一视同仁,平等对待。第三是坚持了正 确的舆论导向。重视、关心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 展,维护和保障其合法权益,努力使非公有制企业经营 者政治上有荣誉、社会上有地位、经济上有实惠、事业 上有作为。第四是精心营造农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 好氛围。如萧山农垦2002年通过召开项目洽谈会,邀请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、各大银行、知名的民营企业家齐聚 一堂,推介有关工业项目,为招商引资和新项目立项工 作牵线搭桥。良好的大环境和小氛围为民间资本顺利落 户农场,投资兴业创造了条件,也为农垦招商引资,大 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机遇,拓展了空间。+ 二是以深化改革促发展。农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 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。2000年浙江垦区开展了 国有农场改革攻坚年活动,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刀阔斧地 整体推进农垦改革,企业改制面超过了90%%,实现完全 意义上的制度创新,为农垦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 前所未有的机遇。改革产权制度,实现了“国退民 进”,降低农场资产负债率,强化产权关系对企业所有 者和经营者的硬约束,使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特 性得以复活;改革企业负担,根除了过去既纳税、又交 费的双重负担,使企业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;改革 劳动关系,破除了农场职工死抱“三铁”弊端,解决职 工后顾之忧,职工可安心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,实现了 劳动力的优化重组,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;改革管理体 制,消除了农场以往既搞经营、又自管社会的政事企不 分问题,使场部机关集中精力管好社区事务,为企业搞 好各项服务工作以及能专心谋划农垦资源开发利用大 计;改革财税体制,实行“核定税收基数,超收按比例 分成”新的财税结算办法,消除了过去农场责权利的不 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,极大地激发了农场引进非公有制 经济,壮大农场区域经济的热情。
三是以开放开发促发展。首先认真实施好“走出去”战 略,大力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, 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,打响品牌,拓展国际市 场,提高经济效益。非公有制企业自营出口增长迅速, 已成为农垦出口创汇的主力军,年商品出口额占全系统 比重的90%%以上。其次实施好“引进来”战略,充分发 挥地处沿海的区域优势和农场资源优势,把农场纳入地 方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,统一规划建 设。积极吸引工商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,努力使园区 成为农业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孵化器。目前建有 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,4个省级农业高科 技示范园区,9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10余个市 (县)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。萧山农垦接轨城市新一轮 的发展规划,认真做好红山特色工业园区和临江工业区 的总体规划方案的实施工作,目前已有几十家企业进驻 园区,加快了农垦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。
四是以优质服务促发展。农垦体制改革后,部分农场从 原来的企业法人变为农垦事业的管理者,履行政府授予 的“监督、管理、协调、服务”的工作职能。农场通过 精简机构,实行定编、定岗、定员,真正成为精干高 效、管理科学、协调服务的管理服务机构。工作的重点 除了要搞好社区管理、土地管理、剩余国有资产管理、 扩大职工就业之外,更重要的是如何抓好招商引资和农 业综合开发,促进农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 设。农场在为非公有制经济搞好服务中,突出抓好五个 字:即转、带、扶、引、搭。即干部转变思想观念,经 营能人带头干,领导全力帮扶,大胆引进民间资金项 目,农场搭好台、企业唱好戏。例如红垦农场是2000年 攻坚年活动中整体改革的试点单位,率先搞起工业园区 规划,引进项目的投产,使农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, 2002年工业产值达到4.8亿元,比2000年翻了一番。
+ 三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再上新台阶
2003年,浙江农垦从实际出发,继续深化改革,扩大开 放,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创新。+ 一是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。通过“双置换”等 改革方式,淘汰一大批微亏弱并已失去先进性的小农场 和农垦企业,同时改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垦企 业。大力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钱江啤酒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和金华奥托康制药股份公司的改造,尽可能地把企 业1亿多的国有净资产全部退出,形成更加合理的产权 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。继续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,做 好职工安置分流和扩大再就业工作,力争把农场职工全 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,切实维护好企业 和职工的合法权益。
二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进一步提高农场资源开发 利用率。把农场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列为重点工 作,继续改善临海市良种场大洋工业园区的管理服务工 作,做好二期工程建设的准备。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 沟通和协调,明确园区投资建设主体的权利和义务,切 实保护好农场参与园区建设开发的权利,加快红山特色 园区和第一、第二农垦场农垦印染配套工业园区的建设 步伐,建立健全园区管理机构和利益分配机制,加快园 区基础设施建设。建立农垦系统项目库,加大招商引资 工作力度,引进更多的企业落户农场,构筑企业集群发 展的农垦区域经济新格局。+ 三是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职能。把发展非 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农垦小康,提前基本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战略举措,切实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,提高决 策水平和工作效率,解决好农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 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。认真履行好“监督、管理、协 调、服务”的职能,围绕各项中心工作,深入调查研 究,找准发展重点,理清发展思路,落实发展措施,切 实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鸣锣开道,及时化解矛盾,维 护农场改革、发展、稳定的大局。+
农业部农垦局:农垦情况